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点金手  (第1/4页)
    京都歌剧院为了《歌剧魅影》,投资了数百万打造场景道具,为了签下这部音乐剧,周以钧顶着巨大的压力,力排众议,方才得到了投资允许。    对于歌剧院来说,开发一个新的音乐剧,太过得不偿失。    世界上那么多经典的音乐剧,每天轮番交替的上演,只要演技精湛,质量在水准之上,照样赚得盆满钵满,而开发新歌剧则有亏损的风险。    可一旦成为名品,赚取的利润也绝对是数倍数十倍之多。    只是名品哪有可能轻易出现,整个华夏,能够上得了台面的音乐剧也是屈指可数。    而这些名品,观众不仅看腻了,也听腻了。    这些音乐剧,之所以到目前为止还能汲取利润,大抵还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新观众涌入。    毕竟,对于现代人来说,观看音乐剧还是比较有逼格的。    想象一下,当异性向你发出邀请,并递来一张音乐会前排门票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我靠,他好有品味!”    “哇,音乐剧耶!”    “虽然看不懂,但好有文化内涵!”    “别说了,我嫁!”    如果这张音乐会门票,换成一张电影票呢?    “好烦,又看电影……”    “又想占我便宜……”    但音乐剧毕竟是舶来产物,普通观众的接受程度较低,在观看过一遍后,能够再次观看的十不存一,所以利润也是逐年下滑。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的逐渐结合,人们对于音乐剧的欣赏程度,也在逐年拔高。    近几年,各种新歌剧、音乐剧不断出现,虽然大多数都属于尬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