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与天齐_分卷阅读2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 (第3/4页)

前“平政桥”、古楼前“落魂桥”,再经“升华桥”上溯至“恩波桥”止。西行的一支由下豪栋折向西南“德胜桥”,亦流至“恩波桥”。二流在“恩波桥”汇合后,北经“顺母桥”从“四平园”水洞出口,汇入“小松溪”。因“恩波桥”是东、西豪栋双流汇集之处,每年洪水季节,人们就到这里观看水势。若水流下,便无水患;若发现托顶倒流,则是溪水上涨的预兆。

    建溪门有浮桥跨越松溪,通往溪南,名“七星桥”。沿着溪边路而下,走一千米左右,便来到“光孝禅寺”。光孝寺历史悠久,在福建佛教寺庙中是无与伦比的。它始建于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泉州开元寺比光孝寺迟了整整一百多年,福州鼓山涌泉寺比之迟了足足二百多年,其余禅寺,则更在其后。

    光孝寺规模宏大,殿宇以硕大的楠木构筑。庙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像高达九米。光孝寺的观音菩萨是千手观音,是用珍贵的红豆杉雕塑的,身高两米多。“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千手观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光孝寺内建有地藏殿,一般的小寺庙是没有地藏殿的,光孝寺供奉的地藏菩萨是用一点五吨的纯铜铸成的。

    光孝寺往西有一座汉闽越王无诸的行祠。在云际山麓,有座闻名遐迩的寺庙——开元禅寺,开元寺原来是三国孙吴名将吕蒙的故宅。吕蒙去世后,他的子孙还散居在这里。到了晋太康年间,吕蒙的后人便将这片宅基地捐献出来,兴建了寺院,初名林泉禅寺,始建于晋武帝太康年间,唐玄宗开元年间改名为开元禅寺。

    有一首吟咏开元禅寺的七言律诗气势回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