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外慧中_第三百二十六章江中遇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六章江中遇险 (第3/5页)

以那么快,多半是另辟蹊径,要知道,他曾做过梁孝帝的秘使,多次潜入皇宫汇报情况,很可能知道宫内的秘道。此外,他的军粮储备也很丰足,梁孝帝曾搜刮几个州的地皮,把上京的粮仓装得满满的,至少能供应军队半年之久。

    俞宛秋在回信中鼓励他:“军队能大量储备,富豪之家也有可能,但普通百姓是不可能的。上京富户多,穷人也不少,一般的小市民,米缸里能有半个月的存粮就不错了。到时米店肯定大幅涨价,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他们不可能等着饿死吧?所以你别着急,只管把上京围得死死的,到时候你不攻城,城里的百姓都会自动打开城门,因为他们要活命。”

    赵延昌拿来的前线战报中果然说,梁瑾瑜倒台的起因,是城中百姓暴*,他们组成自救队,半夜杀死了守城靖军,搜出钥匙打开了城门。

    赵佑熙领兵入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向饥饿的百姓发放粮食。单这一项,就得到了百姓的衷心拥护,城里很平和,看信中描述的场景,简直像和平解放了。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找到梁瑾瑜,他在赵军进驻皇宫前就遁走了。

    至于怎么走的,没人知道。也许是化妆成百姓直接从大开的城门走出去的;也许是从宫中秘道走的。

    走了这么一个重要人犯,赵佑熙在信中也没急着要父皇迁都上京。迁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重新修缮宫殿,要做许多准备工作,没大半年没法成行。

    赵延昌自然赞成儿子的说法,他原就没打算这么匆匆忙忙迁到上京去。反正南都也是都城,他们父子俩谁在北,谁在南,有什么区别。

    俞宛秋在一旁道:“暂时不迁也好,东边和东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