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外慧中_第三百二十四章何事惊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四章何事惊惶 (第2/4页)

情绪。”

    赵佑熙微微点头,旋即向城上道:“这一点不劳陛下费心,反正过不了多久,赵军就要进京了,到时叙旧的机会有的是。”

    梁瑾瑜依旧神定气闲,不急不躁:“那朕拭目以待”

    对话到此,双方统帅很有默契地朝身后一扬手。序曲奏完,现在该正式进入主题乐章了。

    如果俞宛秋看见这一幕,准会惊叹:典型的先礼后兵啊还是古人有意思,打仗都打得这么有风度。

    可惜此时的她,正在军帐里急得团团转,手里拿着一封信,几次走到门口又折回。

    出了这种事,她首先想到的是跟赵佑熙商量,最起码,派人去通知他,可又怕乱了军心,造成难以承受的后果。

    戚长生看太子妃急成那样,几次提议:“就由属下替您回去看看二殿下吧,您放心,有陛下坐镇,二殿下不会有事的,御医并没说就是见喜了。”

    “你不懂,即使不是出痘,连着几天几夜高烧不退,也会烧坏”后面的话俞宛秋说不下去了,想到可爱的阿旦可能会因高烧而烧坏脑子,心里就涌起了强烈的自责。

    她是个不负责任的母亲,丢下几个月大的孩子随夫出征。可笑的是,她还自以为这样做,能培养未来储君的责任感与兄弟情,免得将来出现如唐、隋两代那种亲兄弟相争的残酷局面。

    最开始她是准备带阿旦一起走的,反正尧儿小时候也在军营里生活了大半年,如果不是赵延昌秘密到前线探望,也许尧儿会一直跟在父母身边。

    她没想到,坚决要求留下阿旦的,不是赵延昌,而是小哥哥尧儿。

    自从阿旦百日宴那次,尧儿勇敢地保护了弟弟之后,便把弟弟当成了自己的责任,整日嚷着要“带弟弟”要弟弟跟他一起搬到启泰殿去。偏偏赵延昌每次看到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