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第2/3页)
斤大枷,游街流放,遇赦不赦,永不录用。 这还是因为士林文官联名奏请让天授帝退了一步后的结果。 说到此处,师文昱捶胸痛哭,再次怒斥天子荒yin,社稷垂危,真是声泪俱下,令听者动容。 明景宸移开目光,视线落在马车内壁的纹路上,瞳孔中似有波澜,却一闪及逝,若不是高炎定始终关注着,都不会发现他这一刻的心绪起伏。 马车辚辚前行,这一段路愈加颠簸,师文昱靠坐着,一连叹了五六声。 他抹了把脸,沉痛地说道:“老夫自小饱读诗书,学的是匡扶天下,济世安民的道理。想当年还是一介白身,老师带老夫去拜访您的祖父玄正先生,那般非比寻常的学识风采令人折服。老夫自那时起就将玄正先生视为楷模典范,虽没有他那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本事,但也始终恪守本心,抱着濯污扬清、为君分忧为民请愿的理念读书为官。可你们看看当今朝堂天下,官法滥,黎民怨,贼做官,官做贼,究竟是谁之过?” 高炎定没有应答,也知师文昱说这番话并非是为了有人附和自己。 他遥望远方,此时暮色照着大地,染红了荒芜的农田和倒塌的民房,本该千家炊烟、万家灯火的时刻,却只有乌鸦披着黑色的羽翼在奔走啄食。 师文昱道:“现下比之当年六王之乱的事态还要危急千百倍,当年有你祖父玄正先生力挽狂澜,如今又有谁能有如此胆魄和才智荡浊涤清,还天下太平?” 高炎定听后用一种悠远又发人深思的语调道:“寄希望与他人,非明智之举。与其期待一个没有着落的英雄贤才,不如以自己血rou为枪矛,励精图治,创四海升平。” 师文昱欣赏他的壮志,可要做到这般谈何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