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人_分卷阅读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 (第2/4页)

一个金手指了……要珍惜……因为这段有些用处,=w=。

    熊猫爸爸第一次在拉斯维加斯打777就中了大奖……但他玩的是50美分……赢了100块……

    素的,30年前拍电影的成本就是二三十万,现在还是二三十万就能拍出一部片子,因为最贵的是冲印。

    那个时候很多独立电影都是香港商人出资的,不过最早几个不是。张元是小私企出资的,王小帅是东拼西凑管人借的,娄烨也是民间融资的。

    90年代还会“毙片子”,现在基本是让修改,没太听说再毙谁了,考验的是制片公司。

    分配以后不能上片也是十分常见的了,王小帅导演就是因“听说还要打杂五年”而辞职的,去拍他的了。恢复高考后,那些有学历的导演受到重视得以执导,可其中的很大部分却和那些老导一样,垄断厂标,不让后辈得到机会,冯小刚还专门描述过那时的这种现象。

    第4章 (二)

    一下走完至少十年的狗屎运后,25万元凑齐了,谢兰生要辞职了。

    对代厂长还有李贤谢兰生实话实说了。王富贵用最后英勇为他争取上片机会,而李贤是的正导演,很照顾他,他学到了很多东西。

    李贤听了有些震惊,问:“什么,不拿厂标,不靠国营厂,自己拍片?”

    “嗯,”谢兰生道,“然后参加国外影展,再把版权卖到欧美去!不会饿着的!我跟朋友讨论过了,片子不在中国上映电影局就管不着的。”

    “……”李贤看着谢兰生,若有所思。

    他在潇湘20年了,还真没有随心所欲过。

    他也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