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 (第1/4页)
共和以来学制改革,某些负责任的导师毕生也仍然不过数名博士弟子,师生缘分亦是一辈子的情分。而对于德高望重的名教授大学者来说,弟子同时兼任秘书和保姆,不仅合乎情理,也合乎制度。 “你替我把这些东西敲到电脑里,院办等着要。”华鼎松递给方思慎一叠纸。 月溪斋的木版水印宣纸信笺,写满了毛笔字。方思慎读了几行,发现是邀请其他教授参加郝奕论文答辩会的信函。 “这次来真的了,得隆重点儿。”老头捋着胡子笑,“敲到电脑里的留给院办存档,回头你替我把这些信寄了,要特快专递。”笑不过片刻,又叹气,“到底老了,写出来的字好比鸡脚爪子扒土,没法看了,就是个诚意。” 信笺上的字迹间架疏朗,因为力道不足,略有些变形。方思慎眼眶一热,这年月还有几个导师对弟子如此相待?破天荒拍了回马屁:“老师的字具魏碑气象,怎么会没法看?” “呵呵,魏碑气象,这又叫你小子看出来了……”老头大为得意。 吃饭的时候,说起方思慎的毕业论文课题。 华鼎松道:“方思慎,你先想清楚,是真心跟我这半截入土的老头子呢,还是混个文凭了事。若真心跟我,就要承我衣钵,接着郝奕没干完的活儿往下干。老头我不能蒙你一个后辈,小学之道,如今已然式微不堪,莫说自振之象,便是苟延残喘也殊为不易。虽则先贤称其‘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终究是门述而不作的学问,没多少意思,更没多大前途。” 小学之道,即大夏传统语言文字学。因其枯燥乏味,又不容易出成果,确实没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