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章 君子周而不比 (第3/4页)
而免费七年教育的话,就算家里孩子再蠢,总能学几个字吧? 出来后也能找份体面点的工作啊。 万一走狗屎运了,孩子考上了秀才甚至举人,那可就更好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应天府所有适龄孩子的父母纷纷将自家孩子送进了学堂。 孩子进了学堂,更懂规矩了,也就不会到处野了。 而家长呢,心里也有了盼头,就跟钱存进了财部似得。 孩子进了学堂,就得早接完送,闲得慌的大人也就有事儿干了,每天在路上来回走个一炷香、一刻钟、半个时辰,还能锻炼身体呢。wap..OrG 要是再碰上相熟的人,跟人闲扯半天,或是碰到想买的东西,蹲在那儿跟人磨半天价钱,时间过得可就更快了。 再者,这么多孩子和先生都要在学堂吃一顿午饭,无论是买菜还是洗菜、择菜、做菜,不得雇人吗? 朱七牛下令,优先从学生父母或爷爷奶奶中选取。 如此一来,相当一部分大人都有了活路做,能挣钱还不用闲得慌。 用学生父母或爷爷奶奶来做菜,他们自然更费心,孩子能吃的更好,父母们也能更放心。 对于这类学校,朱七牛统一讲其取名为公立学校,光是应天府京城之内,他便一口气开了十所,又在各县城各开了一所,耗资颇大。 为了便于区分,再在前面加上一个前缀,比如城北公立学校,王家村公立学校等等。 公立学校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