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_第37章 俗世何曾分黑~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俗世何曾分黑~白 (第1/4页)

    看明实录,尤其是看建文一朝的史料时,朱七牛其实是有些无语的。

    就是说,建文那一朝的君臣但凡对一点,朱棣都不可能造反成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zWWx.org

    在那四年里,建文一朝的君臣可以说是完美避开了全部的正确选项,而且还全部选中了错误选项。

    什么逼死湘王啦,什么撤掉耿炳文换上李景隆啦,完全不像是一群脑袋正常的人想出来的决策。

    也是看完那段史料,朱七牛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好友齐泰居然还是个隐藏的……眼高手低。

    朱七牛也只能这么形容了。

    毕竟是多年好友,得给齐泰留点面子。

    而对于更加脑残的方孝孺和黄子澄嘛,朱七牛就没那么大包容心了。

    所以尽管方孝孺也是宋濂的得意门生,可朱七牛对他从不假辞色,甚至至今都没见过他一面,方孝孺的数次拜访都被朱七牛找机会推掉了。

    所以朱七牛作为会试主考官,直接把原本排名会试第一的黄子澄放在了最后一名。

    这还是看在黄子澄确实有几分文才的份上,否则朱七牛直接就把他刷下去了。

    练子宁虽然同为建文四大文臣,按理说朱允炆的失败跟他有逃脱不掉的责任。

    但据明实录记载,练子宁是四大文臣中唯一一个始终清醒的人,不仅看出了李景隆的问题,而且数次秉笔直书,慷慨直言,不畏生死,只不过皇帝不听他的罢了,迷之信任李景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