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7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75节 (第5/7页)

可全依仗这几根木头。”可见其重要性。

    忙活了好几日,裴少淮在造船厂内大开眼界,让他不得不赞叹先辈们的智慧。裴少淮心想,在材料匮乏、纯靠人力的世道,先辈们用一次次的试验,选出最合适的材料,又一辈辈传承改进,从而造出御海的大船。

    这是一种漫长而又沉稳的智慧。

    过了半月,裴少淮再次来访。此时,龙骨外已经安装好紧密的底板,船只初见雏形,宛若一只竹叶状的大碗,从上往下看时,里面空空如也。

    王匠头见到裴少淮,神秘兮兮道:“裴举人来得正巧,船只最关键的一道工序,今日开工。”

    裴少淮听后,欢喜又好奇。

    木造船只能在茫茫沧海上航行,除了选材和手工细致以外,必定有其智慧之处,想来这道最关键的工序可以探得一二。

    “裴举人请随我来。”王匠头带路道。

    二人来到船坞高架台上,可以看见空船壳里,数十人正在合力做工。

    他们沿着主龙骨搭起一道厚厚的竖直舱壁,分成左右两半,再继续装上一排排的横舱壁,把船只底仓隔成了一格格,舱壁密封,互不相通。

    细数,共有十八宫格。

    “此乃第三道工序,安装水密隔舱。”王匠头说道,他买了个关子,又问,“裴举人不妨猜一猜,此举有何用,为何称之为最关键的一道工序。”

    裴少淮前世历事虽多,却不曾细学过古造船术,初一听水密隔舱

    不知为何物。但他很快就想到了水中竹筏,一节节的竹子漂浮于水上,倘若只是某一节竹筒破了,竹子却不会沉。

    因为竹节隔膜把竹子分为了许多节竹筒。

    破一壁而未破全身。

    水密隔舱应用的正是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