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362-363) (第8/11页)
哈大笑,笑得李东阳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李相当知,这书修成后要进献万岁御览。” “这是自然,经筵之上已为陛下解读首卷。”李东阳点头道。 “哦?那这书中劝导陛下摒弃内宦的内容终究要如何解读呢?”刘瑾冷笑问道。 “公公,这……这其中怕有误会。”李东阳冷汗涔涔而下。 “误会?李相莫不以为咱家没进过内书堂,便是不读书、不晓利害的棒槌了?” “老朽糊涂,这实在是……唉!”李东阳也是无话可说,虽名列总裁,可也不能事无巨细逐一过问,何况在他之前还有两个致仕的前任呢。 “李相贵人事繁,不及细顾也是有的,咱家无意为难,既成,该有的赏赐也少不得,可礼部、翰林院、左右春坊、国子监这些大头巾们,若不给他们些厉害,怕还以为咱家是个傻子在暗中偷着乐呢吧。” 刘瑾这看似宽慰的话更教李东阳心惊,大明朝这点读书种子全集在这几个地方,要是刘瑾下了死手,文官的候补队伍怕一时都找不到人了,现在老李真是后悔当初编书何必声势浩大,牵扯了这么多的清要衙门。 “公公明鉴,翰林院本为历届三甲进士中择优者选进,不通俗务;国子监诸生平日只知研经习典,这二者难免有不晓轻重之举,请公公体察一二。”李东阳恳请道。 “不通俗务?不晓轻重?”刘瑾‘哈’地一声冷笑,“国朝自天顺以来,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庶吉士号称‘储相’,可谓一等清要,翰林官独成一局,不在吏部考核之列,入院即有可被选为经筵官,为帝王师,来日平步青云,权掌枢要,这样的人却不通俗务?李相不觉可笑?” “这个么,翰林官多为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