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四卷)_【大明天下】(362-36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362-363) (第9/11页)

院自考,以诗文为要,旧例确有不当之处。”李东阳期期说道。

    “着啊,李相果然一语中的,议论贵公,法令贵一,既觉旧例不当,自当亡羊补牢,便按李相的意思,翰林诸官考察由本院掌印会同吏部同考,今后但有缺官,令吏部

    拣选才识颖敏者为之。”

    “公公,如此更改是否cao切了些?”李东阳两道庞眉紧攒,有苦难言。

    “李相持重之言,谈何cao切,那国子监学也诗文,教也诗文,做学问尚可,入仕做官却稍嫌资历浅薄,确如李相所说不晓轻重,今后举人、监生选官,在原本论、判试外,增试时务策及行移告示,如此可好?”

    “骤变选官旧制,恐有物议,还是从长计议……”

    李东阳推脱的话还未说完,便见刘瑾的手指开始敲打着桌子上的几本,顿时五官都纠结在了一起。

    “时候不早了,李相便将适才的打算拟本上疏,早呈御览才是。”刘瑾悠悠然道。

    李东阳前脚出了院子,丁寿便从后堂转了出来,“公公高啊,这一次顺藤摸瓜,搂草打兔子,可教这帮翰林官儿们吃不了兜着走。”

    刘瑾捂嘴轻咳了几声,面向堂外一脸凝重道:“翰林本文学之臣,常以清要自居,不屑言钱谷刑名,用之平章,才非所用,比照唐时‘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选官之法,还是……诶!”

    见老太监突然语气落寞,不知为何丁寿心中竟觉一丝不忍,端了一杯茶奉到刘瑾面前,没话找话道:“李西涯若上疏变制,一事真得就此揭过?”

    “被人含沙射影地骂上几句,换来变更词臣考察之制,这买卖不算亏,”刘瑾接过茶抿了一口,似乎想起什么道:“不要走漏消息,先抻上他们几天,等这事定了,再找几个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