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猫腻,阅卷 (第2/4页)
皇权的官员,将领和勋贵,从而整肃吏治。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彻彻底底的改换新天。 列举开国选才制度的利弊。 这个问题,老朱亲口向他问过,现在大概是放个风头,看一看这些勋贵及文臣武将子弟的想法,答之无用。 如何富国。 提出这个问题,老朱大概是被户部逼急了,他才不给他填坑呢。 有解决办法,留到后面自己用它不香吗? 解析宋元兴亡的原因。 如果常升猜的不错,这大概就是许多人的主答题了,但只是给那些吊书袋一个发挥的机会。 人家毕竟陪跑一天了,总要让人有点参与感。 快速安置安抚迁民之策。 这个问题怎么可能有定论,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全看负责迁置抚民主官的手腕。 所以到头来,唯一有回答价值的,还是北方新收复之地治理的问题。 一个稳定的大明,显然更加适合他未来cao盘发挥。 于是乎,常升还是挥笔写下了三个字——定北策。 论对失地的收复治理的标杆,不吹不黑,还得看后世的子弟兵。 而他们为何能够快速接收失地? 是依靠铁一般的纪律? 充足的物资保障? 还是和人民打成一片? 归根到底还是三个字——得民心。 所以,常升破题的核心就是民心。 以前元欺压百姓已久为引,反问为何大明驱除鞑虏,改换新天,减免赋税,与民休养,为何依旧不得人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