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五 卢植的试错成本一样很高 (第3/5页)
还能自主断句,断的还基本上都是对的,对书面行文的理解居然也是对的,只有少数错误,这在卢植看来只有天赋能解释,没有其他缘由。 这样一想,卢植甚至觉得有些惋惜。 一个不曾接受正规教育的街头混混居然能靠着自己的天赋走到这一步,实在是不容易。 他若是出身高门士族,家传经典,世代为高官显贵,成为朝廷口中的那些顶级【阀阅家族】的一份子,从小就能接受教育,到现在这岁数,估计早就大放异彩了吧? 民间英才何其之多,千里马何其之多啊…… 可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个该死的世道留给世间英才的上升渠道实在是太狭窄了。 刘备越是朗读,越是解释,越是正确,卢植心中的惜才之念头就越加强烈,越是觉得如果不能对刘备施以英才教育,就对不起他的这份绝佳天赋。 但是刘备的出身…… 虽然是名义上的汉室宗亲,但是在这个汉室宗亲烂大街的时代,这个名义实在没什么卵用。 靠自己本事打拼出来的土豪产业实在是很普通,入不了上层社会的眼。 东汉的老师和弟子之间,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不单单是弟子选择老师,老师同样也要选择弟子。 不选就收的叫门生,不是弟子,可以多多益善。 弟子不行。 弟子是衣钵传人,待老师如父兄,老师死了要为老师披麻戴孝,也能接手老师的学术资源和政治资源,如果自家子弟不优秀,守不住家业,弟子就是另一种选择。 所以老师也期待着弟子能够大放光彩,或者本身就有着深厚的背景,将来扶摇直上,老师本人和老师家族也能得到很多的好处,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