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 能饮一杯无 (第7/9页)
历史悠久。 古人还喜欢用琼浆玉液形容美酒,这即是说酒色如玉才是好酒。古代人喜欢的玉是啥颜色?去博物馆去看看,就能明白黄酒的颜色便是其中一种。 其实一直到民国,社会的主流人群喝的酒也还是黄酒,尤其是社会精英阶层,更是以黄酒为尊。普通人家喝档次稍低的黄酒品牌,实在太穷的家庭,才去喝白酒。 有人曾经看过袁世凯过年的菜谱,酒是两瓶,都是花雕。 白酒最终大获全胜要到1949年后,主要原因是粮食紧张。建国初期民生凋敝,百废待兴。黄酒的原料大麦小米,用途优先作为主粮。以高粱杂粮酿成的白酒,可以网开一面,保持生产。 50年代以后,酿黄酒的老作坊大批倒闭,贵州茅台和泸州老窖,越发兴旺,白酒的酿造工艺和规模进一步提升,实现了体系化、现代化和工业化制作,白酒才真正占据了主导地位。 不过老徐家厨艺传承多年,自然是见过很多市面的。尤其是厨子对美食的执着,更是对高度白酒嗤之以鼻。 黄酒,才是老徐家的饮酒首选。 除非客人特意要求,老徐家招待客人用的都是黄酒。 说起黄酒,首推吴越地区,尤其以越州的黄酒为最。 越州黄酒酒味甘、色清、气香、力醇,其色香味格在酒类中独领风sao,最著名的有元红酒、加饭酒、花雕酒、善酿酒、香雪酒等。 而徐老太爷受老徐家几代人影响,也是最喜花雕。 大冬天,他老人家常会温上一壶,慢慢享用。 越州的花雕酒,加入话梅,再搁点姜丝,放在炉子上温煮一番,梅香幽雅,酒香弥漫。 温酒入喉,一股暖流淌过牙齿,缠绕舌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